证书详情
高校科研

晶体学研究的某些材料,如蛋白质,在自然状态下并非晶体。培养蛋白质或类似物质晶体的典型过程,是将这些物质的水溶液静置数天、数周甚至数月,让它通过蒸发、扩散而结晶。通常将一滴溶有待结晶物质分子、缓冲剂和沉淀剂的水溶液置于一个放有吸湿剂的密封容器内,随着水溶液中的水慢慢蒸发,被吸湿剂吸收,水溶液浓度缓慢增加,溶质就可能形成较大的结晶。如果溶液的浓度增加速度过快,析出的溶质则为大量取向随机的微小颗粒,难以进行研究。
晶体获得后,便可以通过衍射方法对其进行研究。尽管当今许多大学和科研单位均使用各种小型X射线源进行晶体学研究,但理想的X射线源却是通常体积庞大的同步加速器(同步辐射光源)。同步辐射X射线波谱宽、强度和准直度极高,应用于晶体学研究可大大提高**度和研究效率。
晶体学是材料科学家常常使用的研究工具。若所要研究物质为单晶体,则其原子排布结构直接决定了晶体的外形。另外,结晶材料的许多物理性质都极大地受到晶体内部缺陷(如杂质原子、位错等等)的影响,而研究这些缺陷又必须以研究晶体结构作为基础。在多数情况下,研究的材料都是多晶体,因此粉末衍射在确定材料的微观结构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。
除晶体结构因素外,晶体学还能确定其他一些影响材料物理性质的因素。譬如:粘土中含有大量细小的鳞片状矿物颗粒。这些颗粒容易在自身平面方向作相对滑动,但在垂直自身平面的方向则极难发生相对运动。这些机制可以利用晶体学中的织构测量进行研究。